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趋势和“十二五”规划任务,管理中心立足于构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支撑体系,于6月下旬,连续召开专家研讨会,邀请公共文化政策专家、资源内容专家、信息技术专家以及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的资深媒体人,认真剖析存在问题,围绕“十二五”时期资源建设工作及宣传推广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一、关于资源建设工作 (一)认真梳理存量数字资源,加快制定“十二五”资源建设规划。要对已建资源进行全面梳理,重新从资源建设、保存和应用等角度科学规划资源分类,优化资源结构,提高资源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进一步提高资源建设的针对性,规范加工标准,使资源建设工作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要站在构建国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高 度,深入研究资源需求,做好资源整体框架设计,科学制定“十二五”建设规划。 (二)理顺资源建设的工作机制,提高资源征集质量。要建立资源立项申报评审制度,对资源内容进行系统策划,对资源建设过程进行有效监控,适当引入评优机制,调动地方资源建设积极性。要提高资源征集质量,与有信誉的专业机构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围绕资源建设总体目标,提高资源采购的专业化水平,使资源采购有序推进。 (三)加强资源内容揭示、传输渠道建设和宣传推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要结合用户需求反馈,对服务资源进行优化、筛选,充分体现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亮点、特色。进一步加强网站建设,增加符合用户习惯的检索手段,增强网站吸引力,提高内容的可读性。要依托文化共享工程现有网络,积极构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技术支 撑平台,提高资源传输和建设的便捷性。要采用现代传播理念,对优秀的文化资源进行包装、推广。加强对外推广,让文化共享工程的优秀数字资源走向国际。加大共建共享力度,以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和公共电子阅览室为平台,开展公共数字文化体验区的试点,提升服务效果,加大推广宣传力度。 二、关于宣传推广工作 (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注重突出文化共享工程鲜明特性,策划开展可持续性的宣传推广与服务活动,下基层、接地气、树典型、做示范,逐步形成品牌。 (二)与时俱进,注重创新。注重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与时俱进引入先进技术,逐步向移动服务、不间断服务转变,开展全方位的立体式宣传,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平面媒体同步推送,组织举办公益广告、主题晚会、专题节目、知识竞赛等,扩大文化共享工程影响力。管理中心领导班子对专家意见高度重视,李宏主任并强调:要办好文化共享工程,一定要借助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要组成以专家为智囊的工作队伍,形成一种集思广益的社会协作机制,开阔创新思路;要围绕喜迎十八大、文化共享工程十周年,组织开展宣传、纪念活动,进一步提升、扩大文化共享工程的形象和影响。中心其他领导刘惠平、李建军、陈胜利、罗云川以及有关处室同志也分别参加了相关会议,听取专家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