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讯近日,省图书馆里刚刚启用的“心声·音频馆”黑龙江省镜像服务站,迎来许多盲人和视障读者。他们兴致勃勃地坐在电脑前,借助耳朵“阅读”各种音频资料,畅享网游的快乐。
“心声·音频馆”助力无障碍阅读
据省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心声·音频馆”是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专门为我国视障人群打造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站,拥有海量的传承中华经典文化的优秀音频资源,主要包括评书曲苑、相声小品、名曲赏析、影视同声、传奇故事、心声励志、健康新生、文学素养、欢乐少儿等多方面内容。目前网站的资源量为12000余小时,约61765集,可让盲人和视障读者享受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
在这里,记者见到盲人读者殷效河。热衷上网的他是图书馆的常客。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很快掌握阅读的方法,首先进行指纹登录,进入“心声·音频馆”界面,随后借助读屏软件语音提示,进入自己喜爱的评书、小品、传奇故事等界面。他先打开评书《智圣东方朔》,认真听了起来。不到一分钟,他就自信地告诉大家,这是连丽如的播音。他高兴地说,这里的内容非常丰富,贴近生活,而指纹登录机的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即使不会电脑也能操作,简单容易,他会经常来的。
万里数字文化长廊惠边疆
据省图书馆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一五”以来,我省大力拓展数字文化资源的全省共享、全民共享、全军共享,努力将共享工程落实到全省农村、农垦基层的同时,积极自筹资金,重点建设“全省边防部队数字文化服务长廊”,先后在抚远、饶河、漠河、塔河、密山、东宁、黑河、嘉荫、萝北边境的边防团、巡逻艇大队及大兴安岭、牡丹江军分区建设共享工程服务点、流动图书馆和数字分馆。
近期,由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投入,黑龙江省图书馆、东宁县文广新局、东宁县图书馆通力协作,在东宁口岸旅检大厅海关申报台处,建成黑龙江省第一个公路口岸“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文化驿站。以提升边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为目标,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及黑龙江省分中心整合具有黑龙江边疆特色数字文化资源。中俄旅客可以运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快速、免费下载这些资源,东宁海关为方便进出入境人员及时了解海关的相关规定,增设中俄两种文字进出境旅客须知,使旅客在短暂停留中尽情享受着“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带来的方便实惠。
黑龙江省是边境大省,驻守在漫长国境线上的边防部队生活环境艰苦,文化资源匮乏。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黑龙江省分中心主动携手省军区相关部门,陆续在边境线上的兴凯湖、珍宝岛、黑瞎子岛、古驿道十八站、北极漠河、加格达奇等地驻军部队建设流动图书馆和共享工程服务点,定期为他们配送新书和共享工程资源。
|